从生产市场需求谈我国番茄品种的变化趋势-摘自中国蔬菜2017-3

    蔬菜品种变化趋势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同时也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世界范畴内三位一体的植物代表,既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重要蔬菜,又是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重要的模式,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的一种水果替代品。番茄属于我国重要的大宗蔬菜之一,根据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发布信息显示:我国番茄常年产量在5000t以上,2015年更是达到了5594t,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7.1%。因其经济价值较高,又深受市民喜爱,番茄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呈稳步增长态势,已发展成为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大作物。尽管如此,我国番茄种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如生产形势严峻、市场需求愈加多元化、番茄品种更迭速度不断加快等,这已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期《中国蔬菜》专访番茄种业的多位专家、企业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常保、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东、上海菲图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勇明、先正达全国番茄产品经理任秀文、圣尼斯北亚区番茄作物产品经理周勤,从生产市场需求角度来揭示我国番茄品种的变化趋势。

1、生产形势变化

《中国蔬菜》:我国番茄在种植面积和栽培方式上有什么变化?

    赵勇明:在播种面积上看,温室和大拱棚等设施栽培变化小,露地栽培变化比较大,尤其在宁夏和浙江苍南,当年番茄收购价过高或过低,次年播种面积的变化幅度甚至能超过50%,这严重影响到了整个番茄市场的稳定。此外,由于粉果番茄口感普遍好于大红果番茄,近几年粉果番茄的主产区除北方保持相对平稳外,南方市场正在快速兴起,如在浙江苍南、云南元谋等老牌大红果番茄的主产区,现在粉果番茄的播种面积占比都超过了20%,并且还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李常保:番茄栽培方式呈多元化,无土栽培和常规种植皆有,温室、大棚和露地三种形式并存。目前番茄栽培以保护地栽培为主,无土栽培和露地种植发展较快。智能化温室的无土栽培是番茄种植领域变革的一种发展趋势,集中在发达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和特殊地域(如新疆荒漠和海南岛屿)。随着品种的更新,近几年露地番茄栽培也逐步发展,如内蒙古、宁夏、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种植品种上,之前的北方粉果、南方红果的格局正在变化,北方依然以粉果番茄为主,但是南方粉果番茄市场上升、红果番茄市场份额收缩,樱桃类小番茄在全国各地都呈现发展上升趋势。。

任秀文:在栽培方式上,南方部分地区正在考虑采用保护地栽培来提高果实商品性,嫁接模式也在被不断尝试来解决根部病害的危害,保护地种植也经历了从单季长茬栽培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春秋季短茬栽培。这些改变都是顺应条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的栽培方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品种的潜力,远远没有达到品种本身具有的产量。

《中国蔬菜》:目前我国番茄在生产形势上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任秀文:田间病害愈发严重。如根结线虫、根颈腐病、黄化曲叶病毒,已经给很多地区和农户造成困扰,不仅如此,斑萎病和细菌性病害还有扩大的趋势。那么随着主产区的病害压力加重,其他区域的发展和栽培模式将有机会改变。此外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提高,部分茬口和地区频繁出现销售难问题,这与农户“跟风种植”现象有关。

李常保:番茄病害变化层出不穷,对品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一个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发生和蔓延,导致番茄生产对品种的需求重新洗牌。目前除常见病毒病、真菌病和细菌病外,新的病害如机油病、酱油果病、褪绿病毒病、番茄黄头症状等防不胜防。此外番茄生产形势上另外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番茄全产业链对番茄品种的具体要求不一致,比如番茄种植者注重番茄的产量,番茄销售者偏重番茄的硬度,番茄消费者看重番茄的外观和品质。

2、市场需求变化

《中国蔬菜》:目前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主要经营的番茄品种有哪些?

周勤:市场上销售的番茄品种很多,而且每年都有新品种推向市场,尤其是粉果品种繁多,来源广泛,很难有一家独大的局面。红果则主要集中在国外公司的品种上,如圣尼斯的SV4224THSV7845TH,在山东和云南市场比较知名,其特点是果实质量好,货架期长,能够给农户带来更多收益。

《中国蔬菜》:番茄在一年四季中的价格是怎么变化的?

李常保:按照一年四季来说,大体可以分为春茬、越夏、秋茬和越冬,越夏、秋茬的番茄病虫害复杂,越冬越夏茬番茄最难种,春茬生产相对容易。番茄生产供需平衡影响着价格,所以一年当中,冬季番茄价格高,春秋价格平稳,57月的番茄价格较低。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番茄全年批发均价为每公斤3.11元。受2016年同期价格波动的影响,预计2017年番茄露地种植面积会呈现缩减趋势,而大棚种植面积有望增加。分阶段来看,201713月,受2016年同期番茄价格历史高位的影响,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产量相应地上升,番茄市场价格或将低于2016年同期;20174月,随着北方露地番茄的大量上市,番茄价格会迅速下降;201758月,价格将持续低位运行,但同比高于2016年同期;20179月后,价格开始回升,如果不出现产地转换的断档问题,增长幅度较2016年将有所缩减。)

《中国蔬菜》:有很多市民反映现在的番茄越来越不好吃了??

    李常保:现在番茄越来越不好吃,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品种与以往不同了,现在品种为了适应长距离运输,硬度增加了,外观好看了,相应的牺牲了一部分口感品质。二是采摘时期不同了,目前菜市场或超市购买的番茄,通常都是八成熟的时候采摘运输的。而番茄的口感风味在完全成熟的时候**。三是栽培方式不同了,之前都是应季栽培,光温适宜。现在多数是反季节栽培,光温达不到番茄生长的**需求,同样的品种口感也会变差。番茄口感风味与产量及抗性是矛盾的,也是动态平衡的。番茄品种没有十全十美的,是综合性状平衡的产物,番茄育种就是相对而言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在不影响抗性的情况下找出相对好吃的那个品种。

要想既提高抗性又保证口感,首先需要从品种培育方面下功夫,育种家充分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兼顾口感的基础上提高材料的抗性。其次,要发展“优质优价”体系,促进高口感品种的档次。高口感的品种在产量上相应比普通品种会低一些,这就要求生产中这类高口感的品种要走“优质优价”途径,提高生产者的收益,促进产业链的发展。最后,番茄品质育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重视口感品质,毕竟番茄是可以直接食用的蔬菜作物。目前现实生产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优质产业链:优质品种培育--健康种苗--高效栽培--番茄果实流通--消费者。如何打造优质番茄品牌?这是需要政府和企业所要考虑的发展问题。譬如说,政府负责牵线监督,将番茄全产业链划分不同的环节链条,每一个环节选择龙头企业,环环相扣,整个产业链市场化运作。这样各个环节的收益都提高了,企业积极性高了,消费者有了品牌保证也更愿意买单了。番茄品种作为全产业链的核心载体,不妨可以先从人们喜欢吃的特色小番茄做起,再逐步引入到大番茄。

3、品种发展趋势

《中国蔬菜》:目前国内市场比较畅销的番茄类型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

    任秀文:菜用番茄要求果实大,**在180g以上,有较好的外观、硬度和品质,基本以红色和粉色为主;果用番茄要求风味口感好,颜色、形状和果实大小等多样化;加工番茄要求干物质含量高,集中采收性好,利于清洗加工等。

    赵勇明:比较畅销的品种有三种。一是适合温室秋延迟和早春种植的品种,比如我公司的瑞星大宝,市场对这类品种的要求较高,抗病性、产量、商品性、早熟性都要过关,并且品种在栽培过程中要易于管理。这类品种市场需求量大、竞争激烈;二是适合大拱棚越夏的品种,比如我公司的瑞星五号和改良瑞星五号,这类品种市场要求叶片中大、对果实的遮盖度好,高温下易坐果、耐裂,产量高;三是特殊性状要求的品种,像辽宁要求口感好的类型、部分“死棵”(镰刀菌根腐病)严重区域要求抗(耐)“死棵”类型、部分线虫严重区域要求抗线虫品种等。

李常保:所谓畅销品种应该就是好品种,但何为好品种?通俗讲要好种、好卖、好吃。对于种植者要“好种”,如抗性好的品种在种植时能省工省时,产量高的品种可提高收益;对于物流销售环节要“好卖”,要求果肉硬度、果皮韧性高的品种,以降低物流环节损耗;对于消费者要“好吃”,口感好、外观好的品种更受消费者青睐。目前我国番茄“优质优价”体系还没有完善,番茄品质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所以种植者仍将产量作为**追求目标。

《中国蔬菜》:我国番茄在品种趋势上正在经历哪些变化?

    任秀文:与几年前的品种相比,目前的品种更多会考虑从种植者到消费者整个链条的利益。比如抗病、抗逆性的提高,目前的品种几乎都具备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满足市场的基本要求;在坐果和单季产量上也有很大改善;同时粉果番茄的硬度和货架期的提高,确保了长途运输和长期贮存的安全性,并降低了各环节中的损耗;在果实外观和整齐性上也有了较大提高,使消费者有了更好的购物体验。但是,番茄的风味不如以前好了,我们呼吁味道的回归。

《中国蔬菜》:国内的番茄品种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赵勇明:一是需要TY抗性更好的品种。自TY病毒大面积发生以来,个别主产区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令种植户困扰;二是需要口感更好的品种。以辽宁沈阳为代表的北方城市原先就有生食番茄的习惯,因此这类区域对番茄的口感要求比较高,好口感、较耐裂果,适合短距离运输的番茄将是一种趋势;三是需要抗(耐)“死棵”的品种。部分番茄老产区连年重茬种植,“死棵”现象比较多,抗(耐)“死棵”品种成为部分区域市场的首要需求。

周勤:大众化品种要求抗病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和果实质量好,一些小众市场追求特色化,如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李常保:番茄是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范围最广的蔬菜作物。根据消费市场的需求,番茄品种划分为普通蔬菜用大果番茄、直接鲜食用大果番茄、樱桃类小番茄和新奇特番茄。对普通大果类番茄,注重产量和抗性、兼顾品质;对特色番茄注重品质优先、兼顾产量和抗性。目前番茄生产上对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和商品外观要求越来越高。

李晓东:在抗病性上,镰刀菌根腐病(FCRR)、灰叶斑、褪绿病毒、斑萎病毒(TSWV)会成为主要的抗病育种目标;在商品性上,低温下不畸形,高温下不裂果,果形、果面、果色、亮度、萼片都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硬度大、货架期长、耐储运的品种仍将是今后的主流,这是由我国的大流通格局所决定的。并且果实的口感和营养会受到高度关注,串收品种、樱桃番茄受到重视;砧木今后将有一定市场,比如北方越冬茬、秋延后、早春茬的番茄品种需要有抗镰刀菌根腐病的砧木,个人认为南方产区的青枯病,应该以砧木为主要解决办法,而不是选用抗病品种,因为抗青枯病的品种很容易导致商品性下降,从而被市场淘汰。

    任秀文:番茄未来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中国是一个番茄种植大国,也是消费大国,需求的复杂性将会长期存在。从番茄的抗性上讲,有些病害可以通过育种解决,有些需要通过栽培等其他手段解决;有些地方发病重,有些地方发病轻,但总体趋势是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根部病害,如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所以抗病育种仍然是一个主要方向,当然抗病弱的品种也会有它的生存空间;对于商品性的趋势,我想更应该考虑美观、个性和功能性。如菜用番茄应该在颜色、形状、大小、整齐性等外观性状,以及硬度、货架期等品质性状上进一步提高,樱桃番茄要注重口感。

《中国蔬菜》:与国外公司相比,国内公司具有哪些优势和差距?

周勤:国外公司比较注重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有很清晰的战略为目标市场选育品种,育种水平领先,所以品种整体优势明显。国内公司发展速度快,选育的品种适应性相对好些。

任秀文:各有优势。国内的优势主要在粉果番茄的资源上,通常口感好于普通大红果番茄;而欧美等国家在红果和特殊类型上有更丰富的资源。不过,相对于农民来说,国内公司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差距主要体现在理念和栽培模式上。在中国,一个番茄承载了太多的梦想,既要满足每日餐厨的需要,还要满足休闲甜点的需求;而国外则划分得比较细,用作配餐、熬汤、甜点的基本都有专属类型。另外,国外的单季长茬栽培比较普遍,更多会考虑品种的连续坐果性,上部坐果及植株的抗早衰性,嫁接也被广泛采用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一些根部病害抗性较差、但其它性状较好的品种也通过无土栽培的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而中国则普遍采取双季短茬栽培,更注重前几穗果的产量和商品果的外观,嫁接是迫不得已才采取的栽培手段,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应该由番茄自身来解决。

李常保:国外整体研发实力比国内强,国内还处于“跟”的阶段。一是在育种主体方面,国外番茄育种以企业公司为主体,如先正达、海泽拉、纽内姆、瑞克斯旺、坂田等;国内番茄育种则以科研单位为主体,包括各省市农业科学院、高等农业院校等,目前民营育种企业虽然蓬勃发展,但还没有足够的育种科研实力。二是在番茄品种的特性方面,国外品种在产量、商品果率、持续坐果能力、抗病虫性上有明显优势,国内品种在抗逆性和品质上有优势。三是在种子销售价格体系方面,国外品种的价格远远超过国内品种的价格,这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是国内育种尴尬的现状。目前国内育种发展很快,逐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在粉果品种方面,部分赶上并超越了国外同类品种。即使同类番茄品种,种子质量也相同,国内的种子价格也比国外低很多。举个例子,作为国内领军的种子企业“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所销售的蔬菜种子价格在国内数一数二,精品粉果番茄品种京番101和纽内姆粉宴属于同类品种,即使在品种综合评分相当的情况下,粉宴能卖到912万元每公斤,京番101只有34万元每公斤,相差近3倍,这就是品牌效应。一般国外种子的价格是国内的35倍。国内公司可以通过提高科研实力来逐步提高国产种子的价格,通过贯彻“优质优价”的思想来提高国产种子的品牌效应。

《中国蔬菜》:面对与国外的差距,国内公司要怎么做才能赶超国外?

李常保:个人认为在番茄科研方面完全超越国外不大现实,但是国内单位有能力追赶上国外。这是因为三点原因。一是国家政策和地方惠农措施到位,连续十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导向,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相应会促进番茄的产业发展。二是国家和政府对科研人才越来越重视。科技的发展核心是人才,国家层面和各省市层面都分别出台人才计划,这样会有利提升我国科研实力和水平。我国番茄育种人才方面,形成了复合人才链: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人。三是我国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我国地理区域、气候环境差异大,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也更多样化,国外公司更多要考虑兼顾全球市场,无法全面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而国内单位拥有地缘优势和材料的区域适应性,可以占据区域市场。

但是国内单位仍然要面对诸多现实,比如我国的育种技术和资源仍然相对落后,国外的分子育种做得较早,资源积累多,推出品种的速度快。国内单位要着眼尽快提升番茄育种水平和科研实力,这就要求进一步重视:品种培育的原创性和种业市场的规范性。

种业市场的规范性亟待加强,目前现状是外资种业的强势垄断,高端番茄市场的引领者;国营集体种业的事企脱钩,国内番茄市场的中坚力量;民营个体种业的浴火重生,国内番茄市场的生力军。我国近几年连续下发了多个文件,推动事企脱钩,国办发[2011]8号、国办发[2013]109号、农办种[2015]17号 、五部委【2016】意见,这些文件大大有利于我国种业市场的规范性建设。

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培育是育种亲本的原始创制与育种技术的集成创新相结合的结果。番茄亲本来自番茄资源,而番茄资源通常是四个环节:搜集引进、分离选育、回交转育、融合创制。搜集引进和分离选育速度快,但无法获得原创性的资源,属于跟跑阶段;回交转育和融合创制速度慢,但可以获得原创性的资源,属于赶超手段。目前国内大多数单位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搜集引进和分离选育,也部分做一些回交转育,但融合创制做的极少,故而很难获得原创性突破性的番茄种质资源,进而更难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

原创性番茄种质资源的获得与突破性番茄品种的培育,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支持和引导,投入科技经费和制定利好政策,也需要种企或各单位自下而上的联合努力。

2013年,中国番茄种业联盟(TSFC)的自发成立可谓是自下而上的一个试点,该联盟是民间的一个以培育和推广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抗病、优质、抗逆番茄新品种为目标的非盈利组织,在全国设立了25个品种试验站,并联合40多家单位开展了番茄超级群体育种项目,立足资源融合创制和品种自主创制,致力于研发出高端番茄品种,打造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番茄全产业链体系,树立中国番茄的民族种业品牌。相信随着国家政策和政府对番茄民族种业的重视,我国番茄育种科研人才将不断凝聚,与外国的差距将逐步缩小,很快将赶上并部分超越国外的番茄育种。


分享